一出生就15岁,湖南“最老”冻胚试管婴儿,健康状况良好

栏目:育儿 | 来源:不写散文诗 | 更新时间:2025-11-18 12:49:29

作品声明:内容取材于网络

在阅读此文之前,辛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
前言

在零下196℃的液氮罐里沉睡了15年的胚胎,被“唤醒”就能奔赴人间。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17日对外发布称,经过四年多的追踪观察,在该院出生的冷冻了15年的冻胚妊娠宝宝,目前健康状况一切良好。

这枚特殊胚胎的 “生命旅程” 始于 2006 年。2006 年 3 月,一对因输卵管阻塞寻求辅助生殖技术的夫妇在中信湘雅接受治疗,医疗团队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形成多枚胚胎,其中一枚因夫妇当时暂不具备移植条件,按照医疗规范与家庭意愿,被置于零下 196℃的液氮罐中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。

中信湘雅生殖中心胚胎实验室主任在发布会上介绍,胚胎冷冻采用的是国际主流的玻璃化冷冻技术,通过高浓度冷冻保护剂与快速降温(每分钟降温速率超 2000℃),使胚胎细胞内水分迅速形成玻璃态,避免冰晶形成对细胞结构的破坏。保存过程中,胚胎被放置在专用的冷冻管内,编号后存入恒温液氮罐,实验室配备 24 小时温度监控系统,液氮液位与温度数据实时上传至医院中央监控平台,一旦出现异常立即触发报警,确保 15 年间保存环境始终稳定。

2021 年 4 月,这对夫妇通过电话联系中信湘雅,表达了重启生育计划的意愿。医疗团队首先对夫妇双方进行全面身体检查,确认女方子宫条件、内分泌水平符合移植标准,男方精液质量无异常后,于 2021 年 5 月 8 日启动胚胎解冻流程。解冻过程需在 37℃恒温操作台进行,医疗人员将冷冻管从液氮罐取出后,逐步通过梯度复温与脱除冷冻保护剂,最终使胚胎恢复活性。当日的胚胎评估显示,这枚沉睡 15 年的胚胎细胞存活率达 100%,符合移植标准。

2021 年 5 月 11 日,医疗团队在超声引导下将解冻后的胚胎移植至女方子宫内。移植后,女方按医嘱进行黄体支持治疗,并定期监测血 HCG(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)水平。2021 年 5 月 25 日,血 HCG 检测结果显示妊娠成功;2021 年 7 月,B 超检查可见胎心胎芽,确认临床妊娠,整个过程与常规试管婴儿流程无异,未因胚胎冷冻时间过长出现特殊并发症。

健康数据验证技术安全

从 2021 年 12 月宝宝出生至今,中信湘雅的医疗团队已完成四年多的系统随访,形成了完整的健康监测档案,各项数据均验证了长期冻胚保存的安全性。

新生儿期(出生后 28 天内)的关键指标监测显示,宝宝出生时体重 3.2kg,身长 50cm,Apgar 评分(新生儿健康评分)10 分,无窒息、感染等新生儿并发症。出生后第 7 天、第 14 天、第 28 天的随访中,黄疸消退正常,母乳喂养顺利,血常规、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,未出现因胚胎冷冻可能导致的先天发育异常。

智力发育评估采用丹佛发育筛查测试(DDST),1 岁时能独立行走、叫 “爸爸妈妈”;2 岁时能说简单句子、识别常见物品;3 岁时能完成简单拼图、复述简短故事,各项发育指标均达到同龄儿童正常水平。此外,医疗团队还定期为宝宝进行听力、视力筛查及传染病预防接种,未发现任何异常。

2025 年 10 月,宝宝 4 岁时的最新随访数据显示,身高 105cm(同龄儿童平均水平 104.1cm),体重 16.3kg(同龄儿童平均水平 16.0kg),血常规、微量元素、免疫功能等检查结果均正常。中信湘雅儿童保健科医生表示,从四年随访情况来看,这枚长期冻胚诞生的宝宝,在生长发育、智力发育及健康状况上,与自然受孕儿童及短期冻胚试管婴儿无明显差异,进一步证明胚胎长期冷冻保存技术的安全性。

从 “能保存” 到 “保质量” 的跨越

这枚 “15 年冻胚” 的成功案例,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生育希望实现,更标志着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在胚胎长期保存领域的成熟,实现了从 “能保存” 到 “保质量” 的关键跨越。

在胚胎冷冻技术发展初期,传统慢速冷冻技术的胚胎复苏率仅约 70%,且冷冻时间超过 5 年的胚胎,移植成功率会明显下降。而此次案例中采用的玻璃化冷冻技术,是 2000 年后逐步成熟的新技术,其胚胎复苏率可达 95% 以上,且冷冻时间对胚胎活性的影响大幅降低。中信湘雅的数据显示,2018-2025 年间,该院冷冻时间超过 10 年的胚胎移植成功率达 52.3%,与冷冻时间 1-3 年的胚胎移植成功率(53.1%)基本持平,证明长期冻胚保存不会显著影响移植效果。

从临床应用角度看,长期冻胚保存技术为有生育需求的家庭提供了更多选择。部分夫妇因疾病治疗(如癌症患者化疗前保存胚胎)、事业发展等原因,暂时无法实现生育,可将胚胎长期冷冻保存,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移植。此外,该技术还为辅助生殖技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保障,医疗团队可选择质量更优的胚胎进行冷冻,后续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最佳移植时机,提升受孕成功率。

在伦理与法律层面,我国对胚胎冷冻保存有严格规范。根据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》,胚胎冷冻保存期限一般不超过 5 年,但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保存期限的,需经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。此次 15 年冻胚保存案例,是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多次评估,确认夫妇双方意愿明确、胚胎保存条件合格后批准的,整个过程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,确保技术应用的合规性与伦理安全性。

为更多家庭带来生育希望

这枚 “15 年冻胚” 宝宝的健康成长,为更多有类似需求的家庭带来了信心与希望。在中信湘雅,目前仍有超过 2 万枚冷冻胚胎,其中冷冻时间超过 10 年的胚胎有 300 余枚,这些胚胎背后,是一个个等待生育时机的家庭。

对于因疾病治疗而保存胚胎的患者来说,长期冻胚保存技术是 “生育备份”。例如,部分女性在年轻时确诊癌症,需接受化疗、放疗等可能影响卵巢功能的治疗,可在治疗前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形成胚胎并冷冻保存,待疾病治愈后再进行移植,实现生育愿望。数据显示,2020-2025 年间,中信湘雅为 120 余名癌症患者保存胚胎,其中已有 35 名患者成功移植并诞下健康宝宝。

结语

对于因生育政策调整而有再生育需求的家庭,长期冻胚保存技术也提供了便利。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,部分曾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家庭希望再生一个孩子,可直接使用此前冷冻的胚胎,无需重新进行体外受精,既节省时间与费用,也降低了女性反复促排卵的身体负担。

中信湘雅院长在发布会上表示,未来医院将继续优化胚胎长期保存技术,加强对冷冻胚胎的质量监控与随访研究,同时加强科普宣传,让更多家庭了解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。他强调,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,不仅是医学技术的进步,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,将为更多家庭圆 “生育梦” 提供有力支持。

参考信源:

← 返回首页